在跟英国导师的相处中,中国留学生有时可能会有一些些文化差异造成语境上的差异。
今天我们从由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理解误区,来谈谈与英国本地人相处应该注意些什么,希望能为在英国留学的小伙伴,在和教授、同学相处上提供参考。
误区1用词用语无意的冒犯
很多时候我们给导师发邮件,日常谈话中的英文会不自觉直译中文的对话语境。
例如:“我已经提交过了”/“非常感谢”/“请帮我看一下/请给我点建议可以吗”之类的对话。这些思维句式在英文语境中一不留神,就会表达得相当 rude。
(下面列举的这些词语表达也因整体内容语境和语气而已,并不是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显得rude)
① “Already”
你以为的:我已经XX啦~
英国导师看到的实际意思:我已经做过了不用你告诉我。
② “Thanks a lot”
你以为的:非常感谢你。
英国导师看到的实际意思:我真是谢谢你全家啊。
(这句话因语境、上下文和语气而异,但是在邮件中你仍然可以用其他更加真诚的表达方法替换这句,以此表示非常感谢。)
③ “Please”
你以为的:请……
英国导师看到的实际意思:(please放在句首有一些些命令的意味,放在句尾才是请求。)
④ “Please give me …”
你以为的:请你给我一个XXX好嘛?
英国导师看到的实际意思:你赶紧给我一个XXX。
甚至有人在邮件结尾加上 “please remember to reply to my email”。我只能说:你真挺棒棒的……
作为中国人,我知道你是在试图礼貌,但英国人可能真的会误会。
总结就是,英国人说话非常婉约,不直球,能不直说就不直说…能多加please就尽情多加…能多谦卑就尽量谦卑。就…也没有说好坏对错,但是如果你选择这个国家留学,还是尽量尊重对方的沟通、文化习惯比较好。
误区二
导师没回邮件=没看见那我多发几遍催催他
在国内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甚至是亲友之间,有的人可能比较性子急,因此在对方没能做到“秒回”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催促。但是这种思维在英国是大忌,尤其是师生相处间。
导师隔个一两天回复邮件是常事,也可能因为觉得不是非常紧要而选择不回复,留到开会时再说。
而催促导师回复邮件的行为会让导师认为:
① 你自私地期望导师分配给你更多的关注和注意。
② 你没有考虑到导师还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,并且他不可能只有你一个博士生需要辅导。
③ 催促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强迫性的举动,而强迫别人尽快回复自己的信息显得非常不尊重人。
如果你担心导师忽略了你的邮件想给予提醒,可以至少一周之后,再发一封邮件表示一下不知是否邮件成功送到,我至今仍对XXX问题感到困惑,希望得到您的指导。等类似比较谦虚谨慎的表达。
总之有事没事千万不要闲得催你导师回复邮件,不然你很可能收到导师发来的 “Thanks a lot” 本意即,“我真是谢谢你还通知我回复你信息的最后期限哈”。
误区三送导师重礼
我们先来明确以下“重礼”的概念。(适用于送邻居、导师等非亲密朋友关系的人)
不管你是出于感谢还是过节礼物,在英国普遍:
5镑左右的礼物为普通小礼物;
10-20镑的为比较“哇哦”的礼物;
40-50镑属于“哇哦但是这样真的不太合适”的礼物;
50镑及以上为,“我不能收”的礼物。
(当然,不排除个别导师可能喜欢贵重的礼物)
大家在和导师往来送礼时尽量注意合理性,不要因为自己的习惯思维给接受祝福的一方负担哦。
2024年英国博士申请已经开放,我们给大家整理了部分热门项目申请信息,回顾请戳:2024英国博士申请已开放!热门项目截止日期汇总!
无忧留学能提供的帮助
无忧留学作为有着30年留学申请经验的专业留学机构,从业多年,帮助千千万万学子,申请拿到满意的名校offer。
无忧留学作为国内最先开设申请博士的机构之一,博士顾问团队均是国外名校博士留学、毕业的专业人士组成,旨在为同学们提供最专业的的服务帮助。
无忧留学博士申请国家/地区:英国、美国、中国香港、澳洲。
//无忧留学博士申请服务内容
如果你有意向申请博士留学,RP不会写、申请需要求帮助、套磁找不到导师,欢迎联系我们咨询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