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1日,教育部发布消息: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,总人数较去年下降50万,跌破400万大关
考研人数的减少,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:
▶ 推免比例增大,实考人数降低:近年来,众多高等学府纷纷提升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比例,有的学校甚至逼近50%的推免率。在总体招生名额保持稳定的情况下,推免名额的增加直接压缩了考研生的录取空间,加剧了考研竞争的白热化。相应地,那些原本可能加入考研大军的学生,因成功获得推免资格而无需再经历考研的洗礼,从而导致了考研总人数的潜在下降。
▶ 就业形势多元化: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,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、创业或出国深造,这些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考研的吸引力,减少了考研报名人数。
▶ 研究生学制延长:部分高校将硕士研究生学制延长至3年,这一变化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时间,还带来了更高的经济负担。对于部分考生而言,这种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增加成为了他们放弃考研的重要考量。
▶考研难度上升:考试范围扩大,内容更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考察,使得考研难度逐年增加。
2025年考研初试大纲发生了变动,可能会使得部分科目的考试难度有所上升。比如396经济类综合能力的数学内容变动较大,增加了多元函数的微分学等内容;法硕新增了15个罪名,需要考生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。
▶ 经济压力:考研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,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考生来说,经济压力可能成为放弃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▶ 政策变化:国家对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调整,如缩减部分专业招生人数、提高招生门槛等,也影响了考生的报考决策。